近年全球平均溫度不斷上升,台灣也接連遭受極端氣候的影響,如熱浪、強降雨以及超級颱風所帶來災情。為此,如地球公民、主婦聯盟以及環權會等多個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為氣候而走 打造韌性台灣」遊行,邀請百工百業在11月1號一起上街為守護台灣的氣候而走。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黃靖庭:「我們直接上街頭的方式,來把跨領域各個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以及各個專業者和團體,都可以一起來在意氣候、在意氣候帶來的風險,跟未來的防災機制,都要在這裡把它建立起來。」
氣候變遷不只是災害議題,更是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公民團體表示雖然目前政府在能源轉型上有風、光電產業的發展及再生能源,但要在2050年達成碳排放淨零的目標,還必須從家庭與社區出發。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執行長 吳碧霜:「包含推動節能降溫設備補助或綠化設計,在學校方面是不是可以推動更多教育及示範課程,讓節能防熱成為生活的技能。」
環權會執行長凃又文也表示,在氣候危機下原鄉地區往往就是災害發生地。因此政府在政策規劃上也必須納入原住民的文化及族人視角。
環權會執行長 凃又文:「大部分普遍的地區,他們(政府)其實現在就應該讓部落做更多的對話,內部裡面做更多對話,包括氣候因應或防災,或者是我們到處遇到災害的時候該怎麼處理。」
氣候變遷不只是全球關注的議題,更攸關民眾的生命安全與生活福祉。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唯有政府與民眾攜手合作,才能讓台灣走得更長遠。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