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七月以來,台灣多地接連遭受極端氣候的影響,造成如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的嚴重災情。為此,立法院衛環委員會8號邀請環境部、勞動部、衛福部等首長就災後復原與清理進度進行專題報告。
環境部長 彭啟明:「現在的重點就是在水溝跟側溝,這個是環境部跟國土署在主責,我們在協助它們目前在30公里淤積,這個淤積是非常嚴重的,基本上完全被泥沙所淤積,目前已經清了大概有10公里左右。」
衛福部長 石崇良:「有關災後的心理衛生重建的部分,我們除了一開始就啟動一戶一社工,對於罹難者、失聯者、重傷者,或者是脆弱家庭、經濟弱勢,都啟動一戶一社工的服務。」
然而,在政府與地方救援災區的同時,卻傳出有不少熱血志工在救災的當下發生意外,甚至有一名桃園的林姓志工,因左腳不慎被刺傷,引發敗血症,不幸在中秋節當天宣告不治。
國民黨立法委員 傅崐萁 vs 衛福部長 石崇良:「在這裡提醒應該要告訴行政院,必須有專業的國軍工兵來做這些危險性的工作,不能放給志工來做高度危險的清溝,我們比較鼓勵的是有組織性的志工,會按照他的背景專長和現場的需要來做調派。」
隨著國慶連假的到來,又會有不少志工湧入光復鄉救災,對此民進黨立委陳瑩則提醒,政府在感謝志工的同時,更該建立完整的保護機制。
民進黨立法委員 Asenay Daliyalrep(陳瑩)vs 勞動部長 洪申翰:「所以有這麼多的志工超人都受傷了,甚至有的病了、甚至死亡,勞動部有沒有事後補救的措施,我們也很願意來提供,我們在作業安全上面,怎麼樣預防防範,或者是風險管控的經驗,來給現場的志工朋友作為參考,這部分我們很願意來做。」
花蓮光復鄉的災後重建,展現全台愛心力量同時,也提醒相關單位,當志工投入救災第一線,他們的安全保障,也應該獲得同樣的重視與守護。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