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會期,立院內政委員會審查《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時,仍有部分條文尚未完成。3日再度召開朝野協商,確認由原民會擔任中央主管機關,並規定政府應在本法施行三年內,充分考量各平埔族群的歷史發展脈絡及現況,斟酌國家資源分配,制定或修正相關法律。原民會也強調,相關配套已經啟動。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 VS 無黨籍立法委員 Ciwas Ali(高金素梅):「我們明年的預算也編了,就是說我們會有多成立一個科,叫做平埔原住民事務科,包括科長、包括承辦人員有8位,全部有8位的同仁,8個人是臨時雇員還是什麼?不是、不是、是正式人員。)」
不過,國民黨立委鄭天財則提醒,根據內政部108年的資料,平埔族群人口數當時已經有98萬,如今可能突破百萬,因此他主張,應該專設「平埔原住民族委員會」,才能徹底解決相關權益爭議。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按照憲法的判決,平埔原住民的權利保障的部分,是要考量到他們的特性,以及國家的資源,所以會不一樣,在不一樣的情況之下,在一個機關,處理不同的權益、義務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爭執。」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也補充,平埔族群應該一併適用歲時祭儀,以及原住民族身分可以參與的文化獎項。
原民會主委 Ljaucu Zingrur(曾智勇) VS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宜瑾:「這個身分證,這個並列跟單列族名這個事情,這個應該就可以馬上實施,因為這個跟原住民的自我認同大大相關,因為我們西拉雅很多的族親,其實很多都習慣用傳統姓名了,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儘速納入平埔原住民族?這個攸關語言、文化存續,好不好?(好。)」
如今《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已完成朝野協商,立委們也將加快腳步,爭取在十月底前完成立法,讓平埔原住民族群的權益獲得制度性的保障。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