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次長 賴建信:「搜救還有第二個部分,家園的復原跟工程搶修的作業,分別在每天早上召開工作會議、下午也會做工作的檢討會;除此之外,我們會透過視訊方式跟中央應變中心隨時對接資料。」
行政院在光復災區開設中央災應中心,每天向國人報告堰塞湖洪災現況,首要任務仍是以搜救為主;截至上午12點,死亡15人、失聯34人、受傷人數52人。
大家關注的堰塞湖部分,壩體下切已經超過104公尺、比原來高度降低104公尺,湖水量僅剩1千3百萬噸;但是解除警報部分要壩體本身穩定度、天候狀況還有河道土砂積淹狀況而定。
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長 黃群策:「它的水量剩餘原本的15%,應該不會有致災的洪水情形發生;綜合條件判斷之下,安全無虞才能解除紅色(警報)的狀況。」
而馬太鞍溪橋的復建工程現在等水位降低之後進場施工,第一階段以溪床便道為優先,完工之後限小型車通行;第二階段開始進行鋼便道工程預計明年農曆春節完成,至於永久的兩座橋體部分預計在116年完成。
交通部公路局東分局主任工程司 陳鶴仁:「搶災機具已經調度完成,水退了之後馬上進場施工,預計2個禮拜便道施作完成;我們的目標是放在10月中把便道施作完成。」
此外,林保署提到,現階段民眾可以回到家中先把貴重物品撤出,夜間強烈建議回到收容中心,在警報未解除前請勿靠近馬太鞍溪周邊區域。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