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監院公布三大礦災報告 午安報新聞總整理

大綱

這周監察院公布了一紙報告,是有關民國73年連續發生三起重大礦災事故的調查報告。

說到台灣煤業發展,就與我們原住民族息息相關了,因為當時就有業主從花東地區招募一大批原住民族人北上從事挖礦等工作,這也使至今新北市部分地區有著原住民聚落或是河岸聚落的居住形式,像是海山煤礦800位礦工中,就有超過一半、500位是原住民,而在民國73年煤塵爆炸的礦災,74人罹難當中就有38位是來自花東的原住民;隨著海山煤礦在意外後停止開採,又有一批族人輾轉至新北瑞芳的煤山煤礦,過了一個月煤山煤礦發生坑內火災,造成103人罹難、38人受傷,同一年12月,新北三峽的海一煤礦也因煤塵爆炸釀災,罹難有93人,雖然沒有進一步資料統計,但當時也推測很多是來自花東的原住民。

而這次監察院展開調查也是因為相關組織陳情,著手於災後捐助款項運用以及災後照顧是否妥適,根據監察院調查,三大礦災分別都有募得上億元的款項,總金額來到5.13億元,當時三礦區都有災變基金管委會,也訂定相關要點、並作為撫慰等一次性發放款下;然後這三個管委會最終決議,將賸餘善款委託台北縣廣慈博愛基金會發放,之後又因款項巨大,基金會再移由台北縣府辦理。

不過監察院調查剩餘款項出現了一些問題,就是廣慈移給台北縣府代管的善款並沒有相關辦法規定、也沒有納入罹難者家屬意見,認為善款作業也有不妥的地方,各界對於款項使用提出質疑,監察院則請新北市府公開說明款項收支詳情;另外針對三大礦災紀錄,監察院也認為政府對相關歷史、文獻保存仍待加強,請行政院督同有關部會公開調查報告、還原並保存歷史史料,同一時間,對於煤礦工人罹患肺症持續就醫的部分、還有因礦場工寮遭拆被迫遷居至大漢溪河床,像是三鶯部落等,應該給予適當關懷。

煤礦撐起台灣發展基礎建設所需的能源,這些不幸罹難或是曾在礦坑中度過艱辛日子的礦工權益更值得各界關注;這就是以上監察院在這周公布的調查報告。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