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Sakizaya正名18年 服飾展見證文化復振之路

  • 發布:2025-09-29 12:40
  • 花蓮市
  • Lo'oh

大綱

撒奇萊雅族正名成功滿18年,花蓮縣政府特別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火.後.重返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展」;這場展覽不僅是族群記憶的重現,也見證一段浴火重生的文化復振之路。

現場族人盛裝出席,共同見證撒奇萊雅族在歷史百年隱忍後,重新找回族名與榮耀的重要時刻。

花蓮縣府原住民行政處長表示,族群正名以來,族人逐步透過口述歷史與服飾重建,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撒奇萊雅文化的內涵與意義。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長 Malay Boya(馬呈豪):「為什麼18年我們重新要把火後重返這個部分能夠讓社會大眾知道?是因為撒奇萊雅族在花蓮有1200多人,這幾年我們歷經了許多的部落的耆老把口傳的歷史、我們把它記錄下來,我們把服裝的部分也慢慢建構、回顧、甚至復振我們的服裝的部分,我們讓這一些的穿著背後的意義,讓許多來到花蓮的家人們能夠體驗甚至學習、甚至認識撒奇萊雅族。」

策展人強調,展覽主題「火後重返」,象徵1878年達固部灣事件的歷史創傷以及正名運動的堅持與努力;完整呈現撒奇萊雅成為台灣第13族的歷程。

展覽計畫主持人Siku Sawmah(吳秀梅):「這個火呢它代表的是過去1878年的歷史,那後呢?我們紀念的就是在正名族群運動的這些人、這些團體,我們更明白清楚就是撒奇萊雅族是怎麼來的、那它是如何成為台灣的第13個族群,我們就把第一件的衣服也呈現出來;而且這18年來,它的服飾的脈絡都會解釋得非常非常地清楚。」

當時參加正名運動的葛秋夫回憶道,當年近萬人連署推動正名過程艱辛;但如今看到族群文化再度亮相,格外感動。

新城鄉公所祕書專員 葛秋夫:「撒奇萊雅正名在18年前差不多將近有1萬多人來連署來通過,來到這邊、看到我這個自己的相片在這裡、跟我太太,那個時候我們在那個10年前,在磯崎辦火神祭的活動的時候所拍攝的,也感覺得很感動、也很謝謝!」

這場撒奇萊雅族服飾文化特展將展至12月4日,透過服飾、文物、影像,帶領觀眾走進撒奇萊雅族的歷史與延續文化生命的最佳見證。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