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回應社會各界對兒少校園空氣品質的關切,環境部11日攜手教育部、經濟部等多個單位召開「兒少校園空品防護網」記者會,並推出防護策略,未來將透過污染源監測、稽查、輔導改善與追蹤機制等,降低校園周邊空污源對學童健康的影響。
環境部長 彭啟明:「經由專家委員我們定義了空氣品質的白皮書,所以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項,就是針對這個兒少,特別是呼吸權的問題。」
環境部指出,全國空污陳情案件有八成與異味有關,而空污來源除了工廠之外,還包括交通與校內活動。而為了改善校園空氣品質,將建構空品四層防護網,包含工業區空污體檢、周邊道路劃設空維區、污染通報及陳情追蹤,以及強化校園空品管理。
環境部大氣司司長 黃偉鳴:「那這些情況我們就是把它關注,比照美國的作法,同時未來也能夠發展,比較多個公民參與這項工作,大家共同來維護不論是,校園甚至社區的空氣品質。」
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王家麟:「美國環保署雖然提出環境正義,我認為他們的工作,還不見得比我們做得徹底。」
環境部表示,為打造清新安全的學習環境,並守護孩子的呼吸權,將對違法排放空污的工廠絕不寬貸。也期盼各縣市共同跟進,為孩子築起更完整的空品防護網。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