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看似淡去,很多人就開始輕忽新冠帶來的健康風險,而不去施打疫苗,甚至有許多人被網路上的錯誤訊息影響,而不去打疫苗。對此,專家也提醒,一旦染病就增加社會與家庭的負擔。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新冠並沒有說消失,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身邊可能也有人新冠重症,但是新冠重症或者死亡這件事情,大家慢慢地有一點心裡無感。」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 羅一鈞:「國內普遍還是有八成的長輩,對於新冠疫苗不管是有疑慮、或者是覺得不夠方便、覺得沒有必要,而沒有來接種新冠疫苗。」
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指出,在施打新冠疫苗的猶豫族群中,多半是怕副作用或後遺症,甚至有人相信「mRNA會改變DNA」這類的陰謀論。而隨著疫苗技術的進步,因接種疫苗產生不良事件的通報率也已大幅下降,從最初每十萬人有超過三十件通報,如今已降到三件左右。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 陳偉婷:「它(網路)就會說你打了毒苗,他們在網路上面都會把疫苗講成毒苗。」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 邱南昌:「我們現在打的新冠疫苗,其實劑量跟過去也不一樣,有在減少它的劑量,現在打的又是一體成形的,這些因素都會讓它的反應減少。」
隨著秋冬流感加上新冠的威脅即將到來,專家也提醒,打疫苗還是最有效的保護。不要因為聽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就不敢打,反而讓謠言成了健康的絆腳石。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