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時隔8年! 蘭嶼野銀展開黑小米豐收祭前準備

大綱

蘭嶼野銀部落舉行黑小米豐收祭前,族人開始忙碌準備會場與傳統食物,家族分工從搭建空間、處理黑小米到祭儀用品,每一步都深具文化意義;透過鏡頭記錄族人與土地的連結,也見證代代傳承的精神與年輕一代的參與,讓祖輩儀式在當代持續發光。

11日一早,野銀村民便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活動場地,現場以傳統的 kadai、acayi、azngas 進行佈置,呈現出濃厚的達悟文化氛圍;部落長輩說以前都是用小米,圍成一圈一圈如同貝殼漩渦的形狀,象徵小米豐收。

野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曾佑雄:「那我們協會為了要答謝社區,這樣子的辛勞以及準備,我們準備了六頭的豬,六頭的豬來宰殺、來分給每一個住戶這樣子。」

這次野銀黑小米祭是時隔八年再度舉辦,因部落田地每三年需休耕,加上祭典需豐盛作物才能進行;整個過程充滿禁忌,從播種、照顧到收成,都需部落耆老引導吟唱與祝禱,以傳統儀式文化,來表達對土地與傳統的敬重。

返鄉青年 si maniran(周文賢):「回來非常開心,然後能夠看到自己家人在舞台上,然後自己參加跟長輩學習,各個跳舞啊、唱歌啊,然後大家一起分享事情。」

部落長輩 syapen Dovilan(周長榮):「我們分送這個豬肉的時候,就是來迎接這些貴賓,其實我們蘭嶼的習俗,就是說不管是我們的孩子,去了別的地方去工作回來的時候,我們還是會為他們殺一條豬表示迎接他們過來,同樣的明天也是一些貴賓來的時候,為他們殺一條豬這樣子。」

從活動場地的傳統佈置、分豬肉的儀式,到禮杖舞的展演,都能看見野銀村民滿滿的用心,每一項流程不只是為了完成祭典,更展現對文化的重視與團結的精神;長輩傳授、青年接力,大家齊心協力完成各項任務,讓黑小米豐收祭不僅是一場慶典,更是凝聚部落情感與傳承記憶的重要時刻。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