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包粽慶端午! 馬蘭文健站偕居民體驗包粽樂趣

大綱

端午節就快到了,馬蘭文健站在27日舉辦一場包粽活動,邀請社區居民一同體驗傳統的手作樂趣,而這次也和創世基金會合作,民眾只要捐出紙本發票,就能免費拿到食材和包粽材料,讓參與者在傳承節慶文化的同時,也為創世植物人安養盡一份心力。

撈一勺糯米、放進粽葉,再舖上餡料,最後用棉線細細綑綁,一顆飽滿的肉粽就成形了。隨著端午節將近,馬蘭文健站熱鬧滾滾,長輩們圍著長桌,一邊包粽、一邊話家常,不只是為了迎接節慶,更蘊含滿滿的愛與心意。

馬蘭文健站長者 郭瑞裙:「要寄給孫子,寄到台北,小孩子要吃豬肉、香菇,還有干貝,還有魷魚,18歲我媽媽就教我,我就開始包(粽子)了。」

已經70多歲的Ina郭瑞裙動作熟練,包的不只是肉粽,更是一種思念,她希望孫子在外地也能吃到來自部落的家鄉味,而對一些長輩來說,這還是難得的初體驗,儘管包得不太完美,卻也包出了滿滿的成就感。

馬蘭文健站長者 楊好妹:「現在那麼多現成的,都用現成的,你體驗感覺怎麼樣,很高興很好,才有經驗,下次自己包了。」

馬蘭文健站照服員 阿布伊.布達兒:「包粽子會有很多手指細節的動作,所以也是延緩失能的活動。」

這場由馬蘭文健站與創世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包粽活動,除了迎接端午佳節,也希望透過手作過程,讓長者動動手、活絡筋骨,更結合公益,邀請社區居民捐贈20張紙本發票,就能帶走5顆自己包的粽子,而活動提供的全是熟食材,只要包好蒸熱即可享用,省時又衛生。

民眾 江女士:「覺得很有意義啊,因為平常也是有在捐(發票),如果用這樣來推廣的話,以後就有種年節的那個感覺。」

創世基金會台東分院長 王玉鳳:「這些食材也是募集的,對我們來講,就是把這些募集的資源一樣,分享給文健站給民眾們這樣。」

一場看似簡單的包粽活動,不僅讓節慶傳統在部落中代代延續,也讓公益在社區裡深耕萌芽,讓愛與文化,一同傳遞。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