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3月15日《原住民漁民自製獵槍魚槍許可及管理辦法》的公告,後續關於乙式槍枝安全檢測要如何進行,目前警政署和國防部已經完成初步規劃;而立委伍麗華就召各專家、學者以及製槍師,針對目前檢測項目,進行考察。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警政署跟國防部軍備局要來合作,就是安全槍枝的檢測,但是未來安全槍枝檢測他到底要怎麼做、怎麼進行,其實我們是沒有辦法得知參與,所以藉由這樣的一個考察,我們讓我們這些的學者專家還有我們的製槍師,他們能夠一同的來看整個流程。」
不過,製槍師也提到對於已經製作完成的槍枝,如何符合法規,期望警政單位能設立輔導期;另外律師也提醒,一旦確定檢測規範後,除了要確實布達給族人外,若項目仍與族人期待落差太大,也要適時做滾動式調整。
製槍師 Malivan.Kawru(馬力梵·高麓):「怎麼讓族人他的槍,敢拿出來做這樣的測試,那你如果說在第一個,設一個輔導期讓之前就做好的槍枝,然後他們敢拿出來,願意拿出來做測試然後登記,讓警政署對我們這些有獵槍的獵人,有一個數字上的管制。」
律師 陳采邑:「我的想法是怎麼樣布達的問題,以及怎麼樣告訴族人說,怎麼樣材質、怎麼樣規格是安全的,每一個人都有想要用安全的東西,我覺得這是不可妥協的事情,因為它跟人命有關係,那怎樣讓部落族人先知道,那如果這樣做之後還是有困難,其實因為它是一個行政規則,其實是可以做調整。」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組組長 范織坤:「我們既然要讓我們傳統文化提升,那你就一定要跟上科技的設備,假設剛剛講的各部會,一定要讓我們原民,你要拿出來槍枝安全,你不要又不測試、又出了事,這個部分我想行政部門不會就這個事情,就這樣停止掉,所以一定要讓原民清楚。」
合法槍枝辦法的訂定,需同時兼顧文化保存和社會安全,但要如何從中達到平衡,還需取得多方共識;而警政署也將族人建議納入,並再做討論,期望能訂定一套保障族人權益和維護公共安全的準則。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