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致力族語部落常態化 拉阿魯哇語推組織獲獎

大綱

族語傳承需要各界努力共同推進,尤其語推組織更是重要角色;來看到今年獲得原民會語言傑出貢獻獎的拉阿魯哇語推組織,是如何連結部落和學校,透過多樣化的學習管道,讓族語在部落常態化。

不管是帶著孩子走進部落認識民族植物、還是辦理正名十周年展與民眾分享一路以來恢復身分的過程,這些活動都能看到拉阿魯哇語推組織的身影;自拉阿魯哇族在104年恢復正名後,語推組織也隨之成立,而為了加強族人使用族語機會並向下扎根,語推組織整合資源、連結部落與學校營造母語巢,讓文化語言在部落常態化,也讓他們在今年獲得原民會語言傑出貢獻團體獎的殊榮。

拉阿魯哇語推組織專案人員 ‘Avi Hlapa’ahlica(陳思凱):「我們在學校除了有營隊的合作之外,我們定期也會跟學校做一些晨間族語或者是文化課程;我們在社區裡面的時候,我們也跟青年們合作,然後我們定期都會辦理一些族語的文化教室,然後透過文化教室裡面,我們可以有一個空間可以使用族語。」

除了語言發展的推進,耆老也認為語推組織的成立是帶動族人重視祭儀文化的重要角色。

耆老 Amalanamahlʉ Salapuana(游仁貴):「暑假、中(寒)假那些(營隊),還有像祭典的時候,它(語推)都會幫忙就是召集外面的年輕人、然後召集部落的人,在這個地方來互相溝通或練習,也幫忙我教學(族語)。」

而族人對語言使用的熟悉度也反映在族語認證的通過率上,從近五年的通過人數來看多呈現上升曲線,也說明語推組織的推動方針對族人是有一定成效;但語推人員也觀察到近年族語使用上,逐漸呈現M型化狀態。

拉阿魯哇語推組織專案人員 ‘Avi Hlapa’ahlica(陳思凱):「年輕人或者是更小的國小、國中的孩子們,他們有接觸到族語的機會;那反而我覺得我們族語使用有點M型化的感覺,中間那個世代的族人們比較不太會使用族語、然後也不太熟悉族語;我們在社區會更多的推動族語的方案,然後盡量讓我們語推組織常常在社區裡面被看見跟被使用。」

語推組織接下來的目標除了找回中年族人對於語言的重視、更要陪力更多族語師資,並讓新生代發想更多傳承方式,讓語言不局限於單一方法學習,而是能觸發不同學習動力。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