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運用工具在竹子上鑽孔,製作屬於自己的排灣族單管口笛。屏東大學「原住民族樂器製作實務」課程,讓學生從竹子的選材、取段、穿孔、試音,甚至到最後的吹奏,實際參與每一個製作過程,感受原住民族樂器的藝術美學。
屏東大學原專班學生 林柏軒:「修了這堂課之後就發現,傳統樂器上的製作其實困難很多,包括在選竹,然後在製作的過程,尤其在做口笛的塞子是比較需要有耐心,如果削錯的話聲音就會出不來。」
不僅原住民專班,也有其他科系學生選修這堂課,除了是對原住民文化感興趣,也希望能學習演奏樂器技巧,成為未來影片剪輯的音樂元素。
屏東大學文創系 林諺璇、陳思璇:「因為我們大四有做畢業展覽,我們的專題也是跟原民有關,我們是做泰武部落。因為接觸了排灣族部落的文化,我們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就選了這堂課;我們常會需要影片剪輯,如果配樂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創作一些配樂用在影片裡面。」「選修這堂課之後可以實際的去做,然後去了解原理是什麼,甚至還可以演奏,就覺得很有趣很新奇這樣。」
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開設的「原住民族音樂製作與應用學分學程」,邀請業師及學校音樂系專任教師授課。課程規劃了文化基礎、原住民族音樂及音樂製作等三大領域,期盼能建立起一套兼具專業技術與文化底蘊的原住民族音樂產業人才培育方法與模式。
課程專案助理 鍾諺凱:「其實在屏大學分學程有非常多的項目,其中我們開的這個是在原專班主開的,所以原專班的同學可以修、外系的同學可以修。目前為止我們做排灣族的雙管鼻笛,然後目前這個是單管口笛,預計在下學期我們會請老師教我們做排灣族的口簧琴。」
學生們完成屬於自己的口笛後,除了練習吹奏排灣族傳統樂曲「Ljulimai思念」之外,也要嘗試將排灣族單管口笛與其他樂器共同創作,吹奏出全新的樂章,展現在原住民族音樂製作與應用學分學程中所學。
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