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保服務人員條例今年6月三讀通過,明定未來所有幼兒園近6萬名教保人員,每兩年應接受3小時以上的性平課程,112年正式上路。再過幾天就要迎接112年,立委范雲及民間團體卻沒有看見教育部,為此特別整備師資、課程及教案新進度,僅說依照過去方式辦理,因此,相當擔心非專業、非適齡、非量身訂做的課程,無法幫助第一線師長。
民進黨立法委員范雲表示:「如果徒具形式的話,真的枉費我們,在這個修法過程中,所增加的這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需要的是優質的師資,跟實質的內容。」
民間團體談到,在過去受理案件經驗發現到,在沒有性平知能、性平素養第一線照護工作者,若對孩子狀態不能理解,這些性別刻板觀點,會持續透過教養現場被傳遞。台灣社會目前有近5百組的同志家庭生活,而多數孩子正處學齡前,在沒有完整表達能力下,一旦遭遇歧視,很難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導致成長創傷,政府應培養具有真正性別平等概念的師資。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秘書長黎璿萍說明:「一旦園方對這個同志家庭不甚理解,甚至對孩子傳遞歧視性的言論的時候,其實小孩子在第一時間,很難有充分地語言能力,可以讓自己的家長知道。」
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理事江心怡補充:「要提供足夠的資源,而且性平的教育要從小扎根,讓各種氣質的孩子,各種性別的孩子,都可以從小就得到支持諒解還有尊重。」
民間團體指出實務現場困境,要求教育部積極整備,確保每年9萬小時性平課程量的開設,同時也要兼顧優質師資及實質內涵,才不會讓政策的美意成了徒具形式、浪費時間的必修課。
責任編輯:芷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