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鄉開始施打兒童疫苗並發放快篩,避免原鄉地區確診人數持續增加,但有學者認為除了醫療量能不足外,環境文化也有影響。
陽明交通大學人社中心主任 Yamin Masazi 林昭光說:「我們原鄉比較麻煩,我們醫療人力還有整個醫療在後面的支持系統,會比非原鄉就是說平地地區缺乏很多,然後再來是我們的文化,那我們部落大家會聚集在一起,那種群聚這種狀況,其實我們原鄉染疫是滿嚴重的。」
根據台灣Covid-19本土病例地圖網站顯示,宜蘭南澳鄉累計確診人數突破兩萬,而鄰近的大同鄉累積確診人數也突破一萬人,南澳鄉公所民政課長認為跟原鄉家庭居住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南澳鄉公所民政課長蘇哲堯說:「但是因為原鄉的生活條件,生活機能跟都市不太一樣,而且一個原鄉家庭,大概有五個六個人不等同住,所以你要維持一人一室,真的對一個原鄉家庭來講確實是不太容易,所以很容易就變成是說,有一個家人確診,那其他的家人會被感染的機率,相對是提高很多的。」
今年政策轉為與病毒共存,醫療資源充足的都市開始建置疫苗施打站、輕中重症分流處理,但缺乏醫療資源的原鄉部落沒那麼幸運,病毒一旦進入部落,透過原住民族的群居生活習慣、公衛環境,很快就擴散開來,成為被大家忽略的疫情重災區。
新竹縣五峰鄉衛生所主任朱正偉說:「疫苗現在打的數量可以再高一點,現在最近有個確診的民眾,八九十歲的,他們都是比較高危險,有時候問他們疫苗打完,基本上都還沒有打,那我們就趕快進行跟他們講衛教說,他們的風險比較高。」
朱正偉表示,除了持續加強公衛宣導,也呼籲儘快提高長輩跟孩童的疫苗涵蓋率,才能建立部落的防疫保護力。
整理:施容亘/責任編輯:鄭群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