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尾端地基流失,作品約有一公尺處於懸空狀況,這是台東縣文化處去年設置象徵「海與船」意象的迎賓地標,造型結合海洋與航行元素,成為東部門戶的新地標;不過這件裝置藝術,今年受到受到颱風與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影響,溪水暴漲沖刷地基,基於公共安全考量決定暫時拆除藝術品,以防進一步損壞或造成危險。
台東縣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 王朝瑩:「所以就很忍痛,跟在這個地的議員青年會公所,還有代表會這邊來溝通協調以後,我們決定就先暫時先把它移除掉。」
迎賓地標設置在河川高灘地旁,尾端部分已出現懸空狀態、安全堪憂,在地民眾認為,當初地點過於靠近溪邊,現在面臨拆除的命運,不僅浪費經費相當可惜,希望未來可以找尋合適的點再設置。
民眾 簡孝千:「因為在那邊真的很危險會被沖掉,所以看可不可以,把它移到一個讓大家可以停車,停下來去跟它拍照打卡,讓大家認識台東之類的。」
台東縣文化處視覺藝術科長 王朝瑩:「其實這件這麼巨大的作品,移到哪裡都不適,因為船的造型、移到山上好像也怪怪的,移到再遠一點的地方,其實它就失去了縣界意義。」
這件作品是去年和台東市區的作品合計共花費600萬元經費,文化處提到,未來將評估地標的重建可能性,並研擬更合適的設置地點,以延續南迴公路的文化美學價值與迎賓意象。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