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籲災民若有不適速就醫

大綱

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二周,民眾忙著重建家園,而堰塞湖如今還沒解決,時不時要留意警報聲響,許多人是心力交瘁、提心吊膽、睡都睡不好,對此學者表示這有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除了心理狀態不好,可能也會影響身體狀況,若民眾出現身心不適,請儘速就醫。

光復堰塞湖溢流釀災至今過了好幾周,清除家園的民眾、或多或少都感到身體疲憊,但往往容易忽略心理創傷,不僅常常提心吊膽,甚至會因為一點聲響就出現緊張狀況。

大馬太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Afo Lo’oh(蔡智輝):「耆老都是心情還沒有辦法、未定,因為他們遭受到這麼大的災害,不管用食物、用金錢來安慰他們,但是他們心理已經受到創傷。」

Fata’an青年 Sra Sacyang Afo:「觀察到一些人,他可能比較麻木,就會讓自己非常地忙碌,甚至是藉由比方說微醺的方式才有辦法睡覺,像現在(很多家戶)沒有門,長輩其實也會沒辦法好好睡覺,他會擔心說有沒有小偷進來,還是說萬一又再下雨或是有什麼情況,他來不及逃生。」

對此學者就表示這樣的狀況可能出現PDST,也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包含創傷重現、逃避行為、過度警覺、認知改變,甚至影響到日常作息。

輔仁大學社工系主任 林珍珍:「一聽到雨聲或者是稍微有一些聲響,你會覺得好像又要溢流了、又要崩塌了,心理的焦慮會非常地高,那我們說對外在的環境的那些敏感度也會提高,這個是過度的警覺,那些悲傷的場面,會造成心理的視覺上很嚴重的衝擊,那這些衝擊會不停重複出現。」

因此該如何面對災後的創傷,林珍珍表示可以回到部落自己的社會結構以及文化日常,像是部落傳統樂舞Malikoda(圍舞),能夠啟動集體療育機制。

輔仁大學社工系主任 林珍珍:「這個現象你要重新再恢復他內在的次序,這時候就要回到原地區裡面,原來的傳統的文化生活跟原來的日常生活,回到那樣的日常生活,才會讓他內在次序重新被建立起來。」

Fata’an青年 Sra Sacyang Afo:「互相換工或是互相幫忙,上次這樣的音樂會我們一起Malikoda(圍舞),在那當中我覺得是一種集體,真的是一種集體療育的方式。」

不過即使有部落傳統文化,民眾也別輕忽,切勿過度依賴酒精、非法藥物,若出現嚴重身心不適,應儘速就醫。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