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zemzem:「目前記者所在位置就是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長老教會,這裡在災後臨時開放成為災民的暫置收容處,您可以看到裡頭有許多居民帶著簡單的行李,就在教會的長椅和地板上暫時休息,現場也有來自花蓮門諾醫院的醫師來為民眾義診,部落青年們則在教會外協助整理物資與發放食物、毛毯與物資,甚至也有善心團體來幫忙,協助災民度過這次的難關。而現在在我身邊的是馬太鞍長老教會的牧師楊阿華,我們邀請他來談談目前收容情況。」
記者zemzem:「牧師您好,可以先跟我們說明一下,目前安置於教會的居民人數大約多少?狀況如何?」
馬太鞍長老教會牧師:「首先我要向所有個人或民間的慈善團體給我們很大的支援,無論是物資或是款項捐助,獻上感恩之意。
目前在這裡安置的人員大約有五百多位,不過有些會陸續上來到這裡安置避難,所以人數會落在五百至六百位左右。住在附近的居民隨時會回去拿一些相關的衣物用品,不過因為堰塞湖隨時會有溢流或潰壩的可能,所以我們會掌握訊息,隨時準備通知村長等相關單位,通知家人趕快上來避難。」
記者zemzem:「因為不少家庭房舍受損,暫時沒有辦法回家,教會成為大家最重要的避風港,那牧師從昨天到現在,您觀察到災民最急迫的需求是什麼?」
馬太鞍長老教會牧師:「目前的物資是足夠,也有陸續帶上來這邊,最需要的是民生問題,像是缺水而有沐浴盥洗的問題,也有一些兒童嬰孩因沒有沐浴而容易煩躁,這是目前比較大的問題。」
記者zemzem:「最後想請教牧師,接下來在短期和長期,教會與災民最需要社會大眾或政府單位給予什麼樣的支持?」
馬太鞍長老教會牧師:「目前教會期待政府單位能給我們一些關懷另外教會有提供心靈安慰的服務,但人員上是較缺乏的,期待有其他教會團體能提供相關的支援服務,我們這邊有需要做心靈輔導的部分。」
記者 zemzem:「非常謝謝牧師的說明,現場能看到居民目前只能待在教會沒辦法回到家裡,教會是他們暫時的避風港,除了物資匱乏,目前對他們來說心靈的重建與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牧師也呼籲社會大眾能持續給予關懷,讓災民在最艱難的時刻能夠得到一些溫暖,以上是記者在光復鄉最新的消息。」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