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日生成的輕度颱風丹娜絲,隨著暴風圈逐漸擴大,中央氣象署在6日宣布,丹娜絲已增強為中度颱風,目前颱風結構緊密,暴風圈持續增大,陸上警戒區也隨之擴大,被稱為是「小鋼炮型」颱風,氣象署提醒民眾密切注意氣象資訊。
中央氣象署氣象科長 劉宇其:「因為我們風向偏向於東南風,所以主要降雨是集中在花蓮、台東到恆春半島這些地方,其中最大累積雨量在這兩天,包括了在台東的壽峠、屏東的牡丹,已經有超過500毫米的累積雨量,不過隨著颱風逐漸的北上,風向上會逐漸開始轉為西南風,所以從今天晚上開始,整體的降雨會開始轉移到西半部地區。」
面對颱風威脅,總統賴清德6日親自前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內政部及相關部會召開會議,強調中央與地方要緊密協調、審慎應對颱風可能帶來的衝擊。
總統 賴清德:「哪一個地區雨量會比較大、哪一地區土石流風險會比較高,哪一些地區可能會有孤島的效應,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還是要依法應該要預防性撤離,我們就要預防性撤離。」
內政部長 劉世芳:「入夜後到明天(7)凌晨預計將針對台東縣、屏東縣、高雄市及嘉義縣,發布244條土石流潛勢溪流,以及11次處大規模崩塌紅色警戒。」
隨著丹娜絲逐步北移接近台灣,氣象署預估西南部與東南沿海將是首波衝擊重點,提醒民眾保持高度警覺,特別是低窪地區、沿海及山區居民,更要隨時注意最新預警資訊與疏散通知。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