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們在球場上默契地奔跑傳球,最後射門拿下分數,2025雙北世壯運首場足球賽在18日展開後,20日下午在迎風河濱公園足球場也迎來第三天的30歲以上男子組小組賽;即使熱烈的太陽曬得悶熱,但仍然不減他們對於賽事的興致,更有外國選手表示對賽事的期待。
世壯運足球選手 程皓:「我覺得這比賽是國際比賽,然後大家都來參加其實我覺得很好,就是也有一些像、昨天就有踢了一對外國隊伍,然後他們其實有的可能也不是長期在台灣,所以我覺得這樣促進交流,我覺得很好。」
世壯運日本足球選手 Take:「我非常期待這次的賽事,還有很多台灣人非常地友善,事實上我來台灣很多次了,台灣人很照顧我,所以我愛台灣。」
賽事熱鬧進行同時,台灣基層足球的發展現況也浮上檯面,有選手表示因為教育體制且家長觀念等限制,造成訓練斷層,導致台灣的足球環境以及體系難以再繼續往上邁進。
世壯運足球選手 Tomad(李宗賢):「台灣的環境應該要慢慢地,也希望能夠銜接校隊這樣子慢慢地往上走,從國中高中這個階段的人數能夠再補足一點,足協還有一些協會其實也在努力,也在努力在做這件事情,那我們希望說還要再更好一點;再來就是硬體設備,我覺得台灣球場真的太少,就是大家都在互相爭取,你有我可能就沒辦法使用,那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改善的話我覺得這個環境會更好。」
這場屬於壯年的運動賽會,不只是球場上的奔馳,更是對於台灣足球環境未來的討論與希望,從所有選手們的汗水裡,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對運動的熱愛,也是對夢想堅持的信念,更是對給予下一代更好的運動風氣及環境期待。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