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爭取正名與原住民身分認定,近期平埔族群是多次走上街頭,反對目前還躺在立法院,由立委鄭天財等人提出的《平埔族群身分法》草案,部分平埔族群認為,這項草案形同將平埔族群從原住民族體系中切割出去;不過鄭天財表示,部分現行原住民族對於平埔族群納入原住民身分及認同持有疑慮,認為一旦納入,可能會稀釋現有的資源與權益。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平埔族群成為原住民的話,他們是不是就可以適用原住民族基本法,而原住民族基本法可以適用,相關很多的這些從土地、從部落、從這個傳統領域,所以包括這個教育、文化,包括相關就業各方面的這些的衝擊,當然這些都會跟預算有關係。」
而回顧平埔族群與原住民族之間的歷史脈絡,就有學者指出,平埔族群與其他原住民族一樣,都是來自台灣的南島語系,理應享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與保障,不應該是現在兄弟鬩牆的狀態,而面對這樣的困境,是需要主流社會做出回應,避免造成原住民族群與平埔族群之間的對立。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施正鋒:「我們一直在講說山原跟平原,其實那是故意二分法,你看那個東排跟南排、北排之間,為什麼之間有一些人是放在山原,有一些人放在平原,那是完全是硬生生地切割。」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為什麼會有現在山原、平原的區分,為什麼會有現在法定原住民族和平埔原住民的區分,那個是你殖民政權,那個是你主流社會造成的主流族群,又不願意把可能因為身分相關的一些資源分配的餅做大的話,那不就是讓我們自己族群內部紛亂嗎?」
隨著憲法法庭明定的修法期限即將到期,這場關於平埔族正名與原住民身分認定的爭議,也進入倒數階段。未來政府如何在尊重歷史、保障權益的基礎上,凝聚共識、推動修法,是必須要與各族群攜手面對的共同挑戰。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