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六龜、茂林一帶位在紫斑蝶重要的遷徙路徑,為了減少人為干擾保護蝶群棲地,甲仙工務段在台27線推動環境綠化友善工程,邀請德文部落族人運用石板工藝替蝴蝶建構安全的棲息廊道,不僅美化道路景觀、也提升整體生態功能。
石板工藝師 馮生財:「從小就跟石頭是一起生活,我們住在石板屋裡面,我們已經有這樣的一個跟石頭的連結裡面,甚至於我們在做這個,我們的做法連它的防震都可以做得起來。」
石板工藝師 杜英寬:「在颱風或是地震的話這個(石板)會跟著我們放的石頭搖動;如果是水泥的話就水泥是固定的硬梆梆,所以我們在疊的時候我們很注意它的面向。」
甲仙工務段強調,透過石板堆砌所形成的縫隙,不僅具備排水、透氣功能,也為昆蟲提供棲息空間;加上藉由引導蝴蝶遠離車道的綠帶設計,有效降低路殺風險,營造更安全的遷徙環境。
甲仙工務段長 鄭敏華:「蝴蝶會在這邊棲息的話,最主要牠有水源、也有牠需要的一些植物,包含紫花長穗木以及馬利筋以及高士(佛)澤蘭這些植物,這些是牠需要蜜源的植物,所以我們做了微棲息的設計。」
石板屋有著「會呼吸的房子」美名,利用類似工藝打造的蝴蝶廊道將傳統技術延續到現代工程,打造出融合自然與文化的獨特生態景觀,也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