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秀林鄉的同禮部落,在0403地震中受到嚴重衝擊,但災後他們並未氣餒,反而堅強地重新出發,同禮部落居民表示,感謝原民會及各界的協助,讓部落有機會從災後重建走向轉型契機。從硬體修繕、人才培訓,到遊程設計與推廣,全方位提升部落觀光接待能力。
大同大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理事長 Kumu Ungan(李慧蓮):「我希望透過把山上這個大型的日常的這個遊程的活動,濃縮到我們現在這個聚會裡面,把它變成是一個模型版,現在如果說大家看到真的很滿意,也很喜歡,也很嚮往大同大禮的部落的生活,大家自然而然就會來到我們的部落。」
太管處解說科長 陳顧淋:「那得卡倫步道就是大同大禮,回家的路,我們希望是在4月,我們就可以完成整個驗收跟整個細部的整理以後,我們希望就可以重新開放給大家,那這個時候除了同禮部落的人,可以回家以外,那也希望關心太魯閣關心同禮部落的人,也可以跟我們一起上去。」
計劃首要任務是修繕硬體設施,整建山上與山下多處空間,打造更完善且具文化特色的環境。秀林鄉長也表示,目前公共流籠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期望提升部落農產品的運輸效率。
秀林鄉長 Sitang Yuci(王玫瑰):「最近步道開放,我想這個都是要用人工來背運(農產品),那在這個部分還是有限,那未來所謂公共流籠的這一塊,我想我們也已經跟幾個單位有做初步的一個協調跟溝通,目前也在設計中。」
透過深化部落遊程補助計畫,著重於研習課程與技藝培訓,涵蓋黃藤編織、手作織布、傳統美食製作等文化技藝,同時也規劃導覽解說等遊程實務訓練,提升部落青年的專業能力。
遊客 武代·武穆斯:「剛才看到那個編法,就是跟我學的不太一樣啊,我其實我也沒有很會編,就是想來看一下這樣子,我就是因為在那個臉書上面有編織的活動,我才過來的。」
遊程設計圍繞太魯閣族的傳統生活為核心,讓遊客在山下體驗之後,並前往山上,最終再到部落導覽室深入了解在地文化。夜晚則可在星空下欣賞原民音樂表演,體驗原鄉生活的浪漫與純粹。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