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就要到了,婦兒盟選在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現在台灣缺乏兒童專責單位,導致兒童政策破碎,讓孩子被排除在外。
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 單信愛:「長期發現我們政府對於家庭這一塊,尤其家庭預算或者兒童預算這一塊一直都是不夠,做得不夠、做得太少,相較於其他的鄰近的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來講,所以說我們就是希望藉著今天這個機會來凸顯就是我們家庭的需要。」
婦兒盟指出現正孩子面臨活不下去、笑不出來、教不出來、生不出來以及沒有未來的四不一沒有的問題,並提出具體訴求,像是擴大兒少死亡與與自殺回溯分析至18歲,建立跨部會責任鏈,從制度預防悲劇發生;第二建立社區育兒協力網,讓所有家庭都能獲得資源支持以及服務照顧;第三是推動友善育兒職場政策,保障孩子被陪伴的權利,也讓婦女不再因為職場的緣故擔心受怕;最後是強烈呼籲政府成立「兒童家庭部」,期望政府能夠整合資源,讓兒童政策不再破碎,讓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 周明湧:「因為專業分工過於分散,然後部會之間其實有很多工作是沒有辦法照應的,我們的政府並沒有一個統籌的統計,比如說假設中華民國有統計這些特殊孩子的需求,他就有機會去事先開始鋪展這些服務;日本他們為什麼成立兒童家庭廳?就是發現這些斷裂太多,所以會有很多的資源是有重疊,以至於等到都出了問題才開始後續處理。」
孩子的成長除了需要家長的陪伴,也需要政府的教育資源,而自2013年內政部撤除兒童部以來,台灣兒童政策是分散於各部門;婦兒盟除了呼籲政府正視兒童與家庭的議題,也期望透過專責單位及完整政策,將資源串聯起來,讓每個家庭及兒童能夠好好得展望未來。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