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屏東出版原鄉文化照護指引 供精準長照服務

大綱

為了更深入了解貼近部落居民的需求、提供最精準的服務,屏東縣政府在成立長照處滿2周年之際出版《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部落長照故事彙編》,透過18則照顧故事,深入淺出方式談屏東原住民族生活文化特性。

「屏東縣原住民族長照服務研發中心」自112年成立以來,透過盤整、調查,發現長照人員對於原民長輩生活日常以及文化背景的理解仍存在不少落差,因此邀集醫師、照管專員、部落幹部、照服員以及家庭照顧者等,共同討論照顧困境與面臨文化議題,進而將這些故事編撰成《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

居服員 張駿杰:「因為家族的一個關係然後連結到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在服務上我就變得非常地比較密切、比較親切,長輩在過程中也教導了我很多的一些族語文化。」

照服員 林冠馨:「經過了解之後才知道說他們其實就是就是說自己在部落裡面其實有這個貴族的身分,他們不想讓就是族裡面的其他人知道他們的生病的情況或是受照顧的情況。」

縣府長照處表示,原鄉部落因為青壯年到外地工作,不少長輩平時都獨居在家中,造成長輩們常因寂寞而有失眠問題,文健站為此改變訪視時間,讓照顧服務更貼近長輩的實際需求。

屏東縣政府長照處長 陳桂敏:「傍晚5(點)6點、6(點)7點、7(點)8點,這個時候去我們的獨居長者的家中就發現有知道他的棉被不夠溫暖、知道他這個風其實房間是冷的,我們發現了白天沒有發現的問題,也因為這樣子短短的去跟我們長輩一些交流,他心安多了。」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教授 許俊才:「我們從這些經驗裡面開始去思考一件事情,我們如何讓除了讓自己在地的部落族人,我們更希望是非原住民的在地照顧者可以更認識我們魯凱族、排灣族,甚至其他的我們屏東在地的一些其他族群。」

《屏東縣原鄉文化照顧指引》總共收集18則照顧故事,以深入淺出方式呈現屏東原住民族生活文化特性;未來將以本書在屏北、屏中、屏南辦理訓練課程,並持續滾動檢討並優化課程與教材,發展出更適切且有溫度的文化照顧政策。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