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特殊兒視覺復能 台大醫院團隊台東分享經驗

大綱

台東長期缺乏特殊需求兒童的視覺復能資源,讓許多家長無所適從。為提升在地醫療能力,台東馬偕醫院首次邀請「台大醫院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團隊,舉辦「特殊兒童視覺復能研討會」,除了分享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也現場為2名早療兒童進行眼科檢查與功能性視覺評估。

眼科醫師使用網膜檢影鏡,觀察孩童眼底反光的運動情形,同時檢測眼球的追視能力。台大醫院眼科醫師遠赴台東馬偕醫院,為2名早療孩童進行視力評估篩檢。由於特殊兒童的視力診斷通常更耗時且困難,一般眼科難以滿足需求,有了台大專業團隊的協助,也讓家長感到格外安心。

家長 王小姐:「我們台東要到北部也是很遠,車資住宿那個都對我們來說,還要有醫藥費真的是滿可觀的。」

4歲的小英是早療孩童,因為看電視時頭部會偏向側邊,且在昏暗環境下無法清楚辨識前方,經診斷為視網膜失養症;然而,台東長期缺乏特殊孩童的視覺復能門診,家長不得不長途奔波到北部就診。為此,台東馬偕醫院舉辦「特殊兒童視覺復能研討會」,邀請「台大醫院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團隊分享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

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侯鈞賀:「視力發育比較差的一些小朋友,有視覺問題或者度數的一個問題,眼睛運動的一個問題的比例,也比一般正常的小朋友要高達10幾倍。」

專科醫師指出,特殊兒童更容易產生視覺問題,且就醫相對困難,因此醫護人員需具備更專業的知識與耐心。為此,台大醫院於2013年結合衛福部計畫,成立特殊需求視覺中心,不僅有眼科醫師,還納入職能治療師,透過跨專業合作,確保特殊孩童享有平等的醫療權益。

台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 蔡麗亭:「因為職能治療師他比較知道怎麼去跟特殊兒童去互動,所以我們就把這樣子的一個特性,把它和合併在一起。」

特殊孩子的醫療需求更需要被看見跟照顧,透過專業醫療團隊的經驗分享,希望讓在地醫療人員能更深入了解特殊兒少的視覺問題,以掌握童年的黃金治療期,守護他們的靈魂之窗。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