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一件鮮紅巨大的編織作品,織布上有許多木頭人偶正努力向上攀爬,這件名為「回家」的作品,由藝術家安聖惠運用多樣媒材編織設計,生動呈現在歷經莫拉克風災後,自己重返故鄉屏東「舊好茶」的艱辛歷程。
藝術家 Eleng Luluan(安聖惠):「回去的路上有一段是大崩壁,然後你人在走路的時候是有點像這樣的一種狀態,你要開始爬的時候你面對那個折射的光線,或者是他是處著一個就是回家這件事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作品頂端的肚臍眼象徵根源,寓意回家之路的艱難。這是由台東美術館舉辦的「家與家的距離」特展,由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與沙桂花共同創作,沙桂花透過陶藝與手工技藝,以女性視角描繪自然與生命,展現文化傳承與自豪;安聖惠則運用雕塑跟地景藝術,探索生命的韌性,反映當代原住民女性藝術的影響力。
策展人 吳淑倫:「藉由他們同樣都是魯凱族的這種身分背景,在不同世代的女性,他們怎麼去透過藝術去感知她周邊的生活。」
藝術家 Eleng Luluan(安聖惠):「我醞釀了11年的時間要茁壯自己的心境,去面對那個(莫拉克風災)創傷,可是在當時對我而言,那是一個很深刻的對話。」
從山歌廳到海舞廳,兩大展廳分別以近代重大事件以及傳統與現代文化融合為策展核心,希望透過藝術創作,不僅促進不同文化的理解與對話、更彰顯女性對南島文化的深遠影響,也為當代原住民藝術打造更廣闊的交流平臺。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