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原住民族人口近一半已移居都會區,而在新竹地區非原鄉的原民人口也越來越多,新竹縣政府也統計除了尖石、五峰之外,原民人口破千的鄉鎮包含竹北市、竹東鎮、及湖口鄉,而新豐鄉也有將近9百位的原民人口;這也讓許多社福單位機構,開始注重新竹都會區原民的福利服務。
關東原家中心社工 Pasang Mic (鄭家偉):「目前服務的區域比較不是所謂我們的原鄉,但是都市也要有一個部落的氛圍跟部落的樣貌,讓他們安心在這邊生活。」
原民會泰雅族聘用委員 羅恩加:「大新竹來講其實還有竹北、湖口、新豐那更多的族人住在這裡,設(據)點這件事是需要,但是它有條件;例如說有沒有量能?有沒有人力?」
但是除了人力資源、服務量能,是考量開設社福據點的因素;而城鄉人口大量流動,文化敏感度也成了社工員的重要指標。像是從台灣政治變化、部落文化差異,再到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社工需要具備的能力。
至善基金會原家中心督導 Yapit:「那個文化敏感度不會只是說你會哪個語言?我是男生、我是女生,還包括多元性別的觀察,包括是跨性別、怎麼在看到同志議題?然後再來是不同的階級,那年齡層的差異,在這個文化他們是有沒有機會表達自己。」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新竹工作站主任 楊曜誦:「我們其實是希望以在竹東的原住民族,都原工作的經驗能夠繼續擴展到、照顧到新竹縣全區的都市原住民,那這些族人們一定有一些權益以及社會福利、相關的政府法令,必須要透過自己的族人、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來轉譯以及倡議、甚至是協助。」
不過隨著新竹縣的城市產業發展,也帶動了移居人口,連帶也影響著都市原民的生活適應;而國內的福利服務是否也能照顧到這群都市原民,仍需各界正視及關注。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