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霧台國小勵古分校的風雨球場,有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學生帶著國小小朋友,一桌一桌進行AI機器人的互動教學,屏東大學長期與原住民實驗或重點學校合作發展文化數學課程,並將內容轉化成凱比機器人呈現的方式,讓小學生在AI數學文化營實際體驗。
霧台國小學生 杜承孝:「我很喜歡這次的數學營,因為這次有加入機器人的遊戲,會讓我們覺得簡單,會讓我們繼續會想玩下去的感覺。」
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 徐偉民:「學生大部分都非常喜歡,而且他們會認為說,覺得自己的數學變好。短短的半天的活動或者一天的活動,既然有這個反應我們也很驚訝,甚至他們的從統計的得分來看,都跟沒有參與之前,他的分數都提高了,也就是說他更喜歡數學了。」
屏東大學累積多年與包含台東、屏東、高雄等地小學的合作經驗,用部落學生習慣的文化情境作為素材,除了改寫教育部訂定的教材,也製作補充式教材,AI機器人也是其中之一。
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學生 繆曉嫻:「學生其實是對機器人非常有興趣,他會想要自主去了解機器人,所以他會自己去答題目,機器人算是一個誘因,然後讓學生自主去學習。」
屏東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 徐偉民:「我們就把文化中,例如說像我們的農耕,像我們的小米或者各種的祭典,裡面有一些數學的元素把它抽離出來,然後設計成學生可以使用的數學教材。」
徐偉民教授長期關注與研究原住民學童的數學學習,文化、AI數學營與科技結合,打破傳統師生互動模式,希望擴展學生數學學習的機會。
責任編輯:陳劭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