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肚臍橙種植面積約80公頃,主要集中在東河鄉及成功鎮,產期就約在11月中旬開始;不過因為受到鳳凰颱風連日降雨的影響形成落果的現象,打開掉在果樹下的白色紙袋,一顆顆飽滿的臍橙都已經變黃腐爛。
麒麟部落臍橙農民 Takiyo(羅金福):「像這個你看,這個上面一拿下去就落果了,像這樣就不行了、不能賣了,這個是軟軟的又黑黑,這個都不能賣了;這一次像這樣的話會虧很多,當然之前就一半了,那個剩下的不夠、沒有了。」
由於8月楊柳颱風,臍橙也落果3成多,造成今年臍橙產量大減,倖存的果實難逃鳳凰,又再落果2到3成,今年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成功鎮農會推廣主任 邱昱誠:「很慘!而且這一次落果,所以導致他們的產量原來就已經很少了;然後這個颱風來、雖然沒有強風的影響,但是也造成嚴重的落果,所以他採收的可以說是往年、前幾年的大概3分之1而已,產量非常少。」
東河鄉的農民就抱怨收成已經不好,但至今卻仍未收到楊柳颱風的天然災害救助金。
東河果農 湯崑森:「可是每次東河鄉補助都是最慢的,大部分的都奇怪,為什麼?你要跟農民說是什麼原因嗎?到現在都是農民要去打聽,為什麼到現在過了那麼久、將近3個月了,都沒有消息!」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科長 廖烱傑:「這次楊柳颱風天然災害的救助金,基本上台東大部分的鄉鎮都已經撥款入庫的一個情況,目前的部分還剩下東河以及海端,它的災害救助金還沒有核撥、還沒有核撥的情況下,是因為像東河鄉這邊按照法規的規範,我們天然災害的部分需要抽查合格以後,才可以撥付相關的天然災害救助金。」
東河果農更無奈的是,8月楊柳颱風後台東農作物全品項都納入天然災害救助、也免現勘,到現在卻未領到救助金,台東縣政府則表示,預計本周再抽驗;農民也表示臍橙產期僅有1到2個月,產量比往年少了很多,但口感、酸甜度都維持一定的品質,消費者要把握時間嘗鮮。
責任編輯:林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