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災後混亂難凝聚部落共識 學者促集體安置

大綱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根據衛福部統計,10/5四大收容中心仍有247位災民,另外也有419位災民選擇短期的7+7旅宿安置方案,但值得關注的是,花蓮縣府統計這短期安置方案,原住民族人大概只有20位。部落災後的安置措施近日受到關注,因為Fata’an部落不斷高喊,要集中的中繼宅方案,並有部落參與重建計畫,決定日後的安置方式。有學者就指出,集體安置是原民部落重要的方式之一,因為攸關如何在災後凝聚部落共識,甚至是彼此的互助系統。

日前花蓮縣長徐榛蔚與Fata’an部落說明救災情形,族人情緒一度激昂,就是想知道災後安置措施到底為何?災後十幾天了,安置、重建的規劃日漸受到關注。

北市大城市發展系主任 吳杰穎:「你不要用個人家戶的思考邏輯在頒訂政策,而是要尊重原住民,他們是以集體的、部落的方式,用社區的角度來思考這些政策。」

部落強調「離災不離鄉」、集中式的中繼宅方案。學者也舉八八風災遷村案例,提醒尊重部落主體。尤其在災後的混亂時期,部落共識、以及族人互助支持,凸顯集體安置對部落的重要性。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黃盈豪:「集中安置對於未來的重建決策參與,或是對於部落的互助照顧,集中是重要的。」

而政府在決策的過程,也少不了部落參與。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黃盈豪:「不是只有給我房子,這是我們對於生活的想像,不是只有房子,我們是生活在部落裡面,部落裡面可能是人跟人,然後人跟土地,或者是我們要有一些公共性的空間、文化的空間,靈性的空間信仰的空間。」

學者指出,過往在制定災後安置,常以「個體戶」觀念思考。但災後的生活也是生活,不應因單方政策而被他人決定。而目前中央指出,會尊重部落意見著手規劃,另外花蓮縣府也表示,預計10/7會與部落討論復原進度,盼能攜手重建家園。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