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81原住民族日,高雄市原民會首次以探究原運40年和回顧原民權利發展歷程舉辦《原運接力.原權有力》論壇,期望青年能從過去前輩抗爭原權的時代開始,認知原民在社會和自我主體的角色定位。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 Abus Binkinuan(阿布斯):「原住民族紀念日這件事情,更需要是要讓後面的孩子跟下一代的人,要知道這個過去的歷史足跡,如果說連我們年輕人都不曉得的話,那大家往前走會不曉得那個意義存在在哪裡。」
學員 侯儷帆:「其實(原民議題)都有在關注,比如說蘭嶼的核廢,還有那些就是原住民的人權問題,但是還沒有深度地去認識它,就會想要知道這些專家們對我們的,就是這些國際議題,還有就是原住民的人權議題,還有土地、經濟問題,他們有什麼樣的觀點跟看法。」
學員 Kacaw Siko (蔡少騏):「因為考量我之後可能會回去原鄉服務,所以我希望我能夠稍微了解一下自己、原住民族的處境,也在之後從事原民教育的時候,能夠讓我的孩子知道說,有哪些權益是他可以去進行爭取的。」
而兩位原運前輩, Icyang.Parod以及 Iban Nokan 就分別擔任上、下場主講人,而對於青年以及大社會如何看待原民群體,他們各給出不同建議。
講者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台灣的多元文化雖然已經推廣了好多年,但是那種微歧視還是在的,那這個部分可能是我們國家未來怎麼樣透過教育,再推動更廣的多元文化的教育,不是針對原住民文化傳承,要針對整個大社會。」
講者 Iban Nokan:「數位的原運,我想(現在)是更重要的也是我們年輕人的強項,希望他們能夠多多發揮,網路運動也好還要從實體的串聯還是很重要。」
從過去街頭抗爭時期走到科技化的原運時代,前輩們期望新一代原民青年能夠承接過去他們不畏環境,努力向大社會表達看法、為族群發聲的精神,再繼續向前。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