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最南端的山林部落裡有一群年輕人,正一步一步地鋪出屬於回家的道路,林保署屏東分署攜手學界與高士部落共同推動民族植物調查與復育的行動,除了推出專書,也為此建立了特展、名為「造路的人」,要記錄青年返鄉,傳承長輩智慧及推動產業經濟的美麗故事。
高士青年會會長 Kivi Papalicang(李恩屏):「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就發現部落有很多很珍貴的不管是動物或植物,然後甚至到文化面,那我們就慢慢把它發展成生態旅遊或者是林下經濟的產業,因為我們其實大部分原住民青年會離開部落,很多就是因為沒有辦法在部落有一個好的生活或者是支付我們一些日常生活的那些的支出的薪水,所以我們透過這些產業的發展就讓青年有機會回到部落。」
特展不僅回顧歷史、也聚焦在林下經濟,透過民族植物標本、部落手作、傳統服飾等物件,呈現部落在當代如何慢慢地找回平衡,逐步建立起一套兼顧生態、經濟和文化的地方治理模式。
策展人 張瀞今:「我們的這個展場(名字)是『造路的人』,那造路的人其實是說他們想要有一條青年返鄉回來的路,而且他們也要找自己的文化;林保署希望他們可以保護森林,然後但是部落也要在保護森林的時候,他可以有一個年輕人要可以回來的機會。」
而高士青年會會長Kivi也提到,其實青年對於部落都有很大的使命感,而特展最想要的就是希望都會區能夠更加理解與認識部落;展期從即日起持續到8月10日,邀請民眾走進屬於高士部落的創生之路,並從中體會來自部落最大的文化魅力。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