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牡丹社事件151周年追思 傳遞續推和平信念

大綱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151周年,屏東牡丹鄉公所23日在牡丹事件館,以歌聲儀式追思歷史,也透過實地巡禮重返事件現場,並邀請日本代表參與回顧歷史,同時傳遞跨國之間持續推動和平的信念。

牡丹鄉安藤部落耆老吟唱著古戰場之歌,紀念aruqu父子等多名原住民勇士,在石門之役中奮戰而亡,阻止日軍的進攻。

為紀念牡丹社事件151周年,屏東牡丹鄉公所23日,在牡丹社事件館廣場舉辦結合祈福儀式、古謠吟唱與歷史地景巡禮的紀念活動,帶領民眾走進歷史現場,緬懷原住民族捍衛家園、抵禦外敵的勇氣與精神。

牡丹鄉鄉長 潘壯志:「今天是我們在古戰場與各界來賓,在牡丹社事件歷史真實的發生地,共同參加牡丹社事件,151周年的紀念活動,期許牡丹鄉親不忘自己珍貴歷史,感念祖先守護家園的勇氣,發揚牡丹社事件的精神。」

文史工作者 古英勇:「他們願意在第一線前線,率領族人來奮勇抵抗日本人,這樣子的精神,在每一次的活動裡面,我們會緬懷、會追念,讓這樣子的精神能夠在後代族人裡面,繼續地把這樣的精神發揚光大。」

此次活動也邀請日本代表一同參與,象徵不同國家與民族在面對共同的歷史時,以包容理解的對話,持續維繫彼此間的尊重與和平關係。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 奧正史:「日本和台灣在這150年間,歷經時而重疊的各自一段又一段的歷史,在這歷史的基礎上,現在日本和台灣孕育著前所未有滿載著堅固羈絆,和友誼的良好關係。」

沖繩縣產業振興公社台北事務所長 安次嶺修:「在宮古島市民透過這樣的紀念活動,雙方更為的友好緊密,也非常感謝把日本的事件,也當作自己的事件一樣這樣的慎重,我也感到非常感動。」

從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與「南岬之盟」,到1871年琉球漂民的「八瑤灣事件」,再到引發1874年「牡丹社事件」,這些歷史衝突多源於語言與文化的誤解,透過不斷的合作與交流,讓愛與和平可以長存。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