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迎接2025世壯運 qaris熊鷹龍舟隊整隊備戰

大綱

備戰世壯運,清晨五點的碧潭河面一群超過四十歲的選手默契登場,他們來自部落、也來自城市,來自過去的榮光、也來自對隊友的懷念;這是qaris熊鷹龍舟隊,一支用槳葉紀念戰友、用汗水延續文化的隊伍,為了挑戰2025年世界壯年運動會,他們決定再一次並肩出發。

清晨五點的碧潭河面,傳來龍舟划水的節奏聲,這支名為qaris熊鷹的龍舟隊,由一群退役選手、族人與非原住民的朋友所組成,平均年齡超過四十歲;從泰雅族、阿美族,到非原住民的夥伴,他們來自部落與城市的各個角落,卻因為對龍舟的熱愛再度重聚,為了挑戰2025年5月在雙北舉辦的世界壯年運動會,他們重新整隊、紀念逝去的隊友,也重拾曾經並肩作戰的情誼。

qaris熊鷹龍舟隊領隊 樂凱・魯畢力鞍:「退役這幾年的時候,大家就是一直想說是不是再重回到這個項目(龍舟)然後再繼續比賽,然後因為這幾年剛好有一些隊員然後去世、離世,然後我們為了要紀念他們,我們就在前幾年的時候就已經組隊了;然後一直聽到有這個世壯運的比賽,我們想試試看再參加這個世界上、世界的比賽。」

而這支隊伍的名稱也藏著一層對文化的堅持與敬意。隊名「qaris」源自排灣族語的「熊鷹」,象徵守護河川與大地;為了備戰這場國際賽事,熊鷹qaris龍舟隊以「以賽代訓」的方式展開長期集訓,清晨五點準時集合,一週訓練三到四天,隊員們划完舟還得趕著上班,生活節奏緊湊,卻沒有人輕言放棄,除了希望在比賽中爭取好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反覆的划行中磨練默契、傳承精神。

qaris熊鷹龍舟隊男子選手 巫峙斌:「這次備戰就是因為比賽項目是200(公尺)跟500(公尺),所以大家就是盡力啦,就是希望比賽可以拿到可以上頒獎台是最好的,我們就做好自己跟做好我們平時的訓練,然後比賽能夠發揮出來,表現把最好的表現出來就好。」

qaris熊鷹龍舟隊女子選手 簡詠芳:「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同心同力的完成每次的訓練跟比賽,那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態度跟責任,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參加這項項目(龍舟競技),對自己身體也是很有幫忙。」

龍舟競賽,不只是體力的對決,更是意志與信任的考驗,每一次槳起槳落,都是選手們對團隊、對彼此的承諾;對許多旅居都市的族人來說這不只是一項運動,更像是一座流動的部落、一條找回認同與歸屬的航道。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