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台南西拉雅文化協會 前進校園分享捕魚技藝

大綱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今日(15)走進台南口埤實驗小學,教小朋友動手編竹編漁具,分享早期西拉雅族人捕魚的方法;讓孩子學習傳統技藝,也了解西拉雅族與自然的緊密連結。

耆老們用竹條編織傳統漁具;為了重拾西拉雅族傳統智慧與文化記憶,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15日來到台南口埤實驗小學舉辦手作漁具課程,讓學生透過實作,親身體驗西拉雅族過去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台南口埤實驗小學學生 馮宥誠:「沒有親手用過、只有聽老師講過大概怎麼用,然後我今天第一次用,我覺得很好玩!」

台南口埤實驗小學校長 王朝賜:「我們社區的耆老帶著他們的技藝還有材料工具進來跟小朋友一起共學,對於學生認識部落裡面的傳統文化還有過去傳統技藝、文化內涵的了解相當有幫助。」

除了常見的魚簍、陷阱籠,其中有一項漁具Lakcana是由竹筒與竹子組成,搭配漁網使用,可達到驅趕魚群並引導進網的效果;而根據西拉雅族傳統中,漁具上的竹筒必須是基數,意味好徵兆,使用後一定有收穫。

九層嶺部落耆老 萬正雄:「1、2、3、4、5,5有吃、2沒有吃。」

台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總幹事 穆麗君:「早期有一個Lakcana,一個可以做驅趕、一個可以驅趕承接漁獵、魚蝦獵物的東西,那這個對我們來講我小時候有印象,一直到現在這個時間很少人在使用了。」

儘管現今西拉雅族人的生活樣貌不再依賴溪流維生、傳統的漁獵文化也逐漸淡出日常生活,但關於與溪流、自然互動的知識,依舊透過耆老們的記憶保存下來。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