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農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的祈福中,高雄那瑪夏區集貨場,21日正式開工動土。集貨場重整並活化那瑪夏區公所舊址,打造綜合性的農業與觀光平臺。同時也扶植農民組織合作社,直接參與市場銷售,協助提升農產價值與競爭力。
茶農 潘詹孟勳:「大部分都要以盤商進來收購我們的農產品,就是利潤也會比較薄,也會讓中盤商剝削糊弄我們,現在成立這個合作社,我非常看好,我覺得真的很好。」
而那瑪夏區集貨場預計投入1500萬元,由中央出資1100萬、地方配合款400萬,打造那瑪夏專屬農產品牌,計畫涵蓋輔導產銷履歷認證、包裝與冷鏈物流的建立,同時設立電商平臺開拓銷售管道,進一步提升農民收入。
那瑪夏區長 孔賢傑:「透過這個集貨場,它承載了產品的包裝分類,然後還有冷藏之類的,我們再透過冷鏈車的運輸系統,再送到各個平臺。」
高雄市原民會副主委 陳幸雄:「計畫經費這個部分,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時候,我們大概會補助140萬,在第三期的時候還會額外補助,總共加起來經費會在新台幣400萬元左右。」
那瑪夏區公所表示,集貨場預期五月能正式啟用,到時不只是農產品的集散地,也將加入觀光與遊憩特色,讓遊客認識那瑪夏的農特產,體驗原住民文化魅力,推動整體觀光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