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專班,21日辦理第七屆土地論壇,因應近年的「淨零公正轉型」議題,邀請各方學者從原民土地、經濟的角度共同討論。
政大民族系主任 Daya Dakasi(官大偉):「在原住民族土地權的維護落實上面,如果在經濟上面的支柱,沒有辦法完善的話,那實際上沒有辦法真正落實土地上的權益。」
參與會中的國發會強調,所謂公正轉型,就是以「不遺落任何人」為精神。而未來原民部落如何參與其中?國發會指出,原基法以及氣候變遷因應法,就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更值得進一步檢視、盤整。
國發會社會發展處長 張富林:「過去大家也許在諮商同意權的程序處理上,從104年開始到現在,陸陸續續有些調整,那慢慢有沒有在這個部分,我們還有沒有一個談的空間,或讓它調整得更好,這個部份我可以思考了。」
政大民族系主任 Daya Dakasi(官大偉):「以前可能是大規模土地的利用,可是你地熱的開發可能就是一塊地,面積不用很大,但它往下探鑽下去,它可以採取到這塊地下面,更大範圍地熱的能源,它可能產生的影響,也是超過單一的一塊土地。」
原鄉土地具有多元發展潛力,不過就如諮商同意程序排除私有地等爭議,相關法規制度如何支持或是規範,達到共存共榮?仍待社會各界持續討論,凝聚共識。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