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原住民族特色產業,宜蘭縣南澳鄉公所與宜蘭縣原住民事務所,向原住民族委員會聯合提案「原住民族多元產業發展 2.0」三年計畫,以產業人才培育、育成深化與魅力行銷三大面向為目標。而為了針對公共空間優化與亮點裝置藝術進行設計,打造部落旅遊觀光新亮點,6日於南澳鄉碧候運動場舉辦「蘭陽原潮南澳視覺改善裝置藝術建置- Kiri(背簍)揭幕儀式」。
南澳鄉鄉長 李勝雄:「那我也希望說未來各個部落,也都能夠有類似的這樣的裝置藝術,那可以點到線到面,那讓很多全國的國人,尤其是我們的原住民的族人,來到南澳看到我們南澳,別具特色的就是文化的一些產業。」
宜蘭縣原住民事務所所長 林志雷:「今天這個我們kiri(背簍)的方式,是從地方他們所凝聚一個共識、所做出來一個作品,所以這個也是在我們產業2.0的部分,那除了在南澳鄉的部分,那我們原民所自己也有在推動,就是我們大同鄉跟南澳鄉的遊程,那這個遊程其實我們,已經推了大概有滿多年的。」
而本次活動也邀請碧候國小師生一同參與發揮創意,除了希望藉此打造宜蘭縣的「新美學」,讓原住民文化成為當地重要典範外,也彰顯了集體合作與社區參與的重要性;此外碧候國小校長也提到,從這次孩子們的創作當中,可以看到天賦以及他們對於自己文化的認同。
碧候國小校長 友旮恩尤洛:「這不是只有學校自己想要完成,這樣的一個文化的分享,而是公家單位鄉公所跟縣政府,都希望在鄉內也在我們部落裡面,可以設置這樣的一個裝置藝術,然後讓來訪的這些遊客跟民眾,能夠在一個空間裡面,感受到這當地的族人尤其是孩子們,他們對自己文化的感受跟創作。」
這次kiri裝置藝術的完成,不僅是獨特的視覺藝術展現,也是宜蘭縣在現代文化與藝術領域的重要突破,希望透過裝置藝術吸引更多遊客、促進文化交流及發展,同時也持續堆動當地文化的創新和永續發展。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