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者 潘梁芬英:「在20年前我就開始把我們、我們凱達格蘭族,在北投北台灣留下來的史蹟,還有戶口簿還有祖先留下來的話語,都把它整理一下,我就把我們凱達格蘭在北投,從16世紀頭目制度的第一位頭目,冰冷到我們現在的第11代、12代,到我們的下一代12代,重要的出生、紀錄、宗教都把它寫下來,我覺得很高興,能做我認定自己族群的歷史。」
高齡90多歲的凱達格蘭族耆老潘梁芬英,儘管在受訪時坦言,因為重聽因此開會時,只能靠著麥克風的氣音才能聽到些許聲音;不過她也表示正名運動走到釋憲這一步,滿是歡喜。
然而究竟能不能等到真正取得法定身分的那一天,沒有答案。儘管這次公布的草案中,族人表示在第九條,可以用「公私立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證明其屬於台灣南島語系民族的」線索佐證,是放寬「具有客觀歷史紀錄可稽」的審查標準,但是日治時期推動的一般化政策,導致凱達格蘭族具有熟註記的族人,不占多數。
與會者 陳金萬:「頭目家族的人,他變成日本政府另外創造一個的名詞,叫做保正、來推行一般化政策,可能越南部這個問題就越少,所以他們的人數就越多,反而我們北部這邊有熟註記的就非常少。」
111年憲判字第17號,北區平埔族群意見徵詢座談會16日來到台北市原民會舉辦。範圍涵蓋新北、台北、基隆和宜蘭地區,主要有凱達格蘭族、巴宰族、噶瑪蘭族代表,以及基隆市原民行政科長吳國華出席;不過族人現在最關心的,恐怕就是要提出民族認定,現在卻沒有一個官方格式,讓族人無從依據申請要件的標準。
原民會綜規處科長 陳天石:「我們現在就要遞,你們申請書的標準是什麼?那個我們會再趕快處理。」
凱達格蘭族親更期盼,作為首都的台北市,應成為立足國際的領頭羊。
與會者 彭凌:「平埔族群在一個首都區是有一個位子的,這也是我們所有在面對國際人士的時候,他們每次都說你們是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嗎?我們應該是!」
與會者 潘梁芬英:「我們原住民不要期待政府給你做什麼,還有我想要請政府認定你,不如你先認定你是不是原住民。」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