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護理人員爆發離職潮,讓第一線護理人員負荷越來越重。衛福部公告新規定,調整各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其中醫學中心為白班1:6、小夜1:9,大夜是1:11;而在區域醫院白班是1:7、小夜是1:11,大夜則是1:13,新制度3月1日開始實施,並且將編列40億作為夜班護理人員獎勵。
衛福部長 薛瑞元:「以這三班護病比下去的話,事實上是醫學中心缺口會是最大,尤其是在小夜、大夜班的人力的缺口會是最大,這是一個;第二個,不同層級的醫院其實在上夜班的難度就是不太一樣,繁重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贊成說不同層級的醫院的話,它的夜班獎勵是要劃一的。」
衛福部表示新制會先用鼓勵方式,讓達標醫院「獲得獎勵」,而輪夜班者平均每月可領6千多到2萬多的獎金、從1月開始發放;不過若以此新制推估,護理人力缺口還有7500人,而民間團體認為地區醫院的護病比標準還是偏高,會造成地區醫院相對獎勵低、工作卻吃重,人才可能往醫學中心流動。
醫改會執行長 林雅惠:「可能會惡化現在醫療資源不均這樣的一個情況,因此醫改會要呼籲政府那除了加速提升評鑑鑑別度以外,其實也要依據不同層級的院所來配置妥適的資源。」
新光醫院副院長 洪子仁:「如果我們觀測起來就是說要達到這樣一個新的護病比是非常困難的時候,那當然我們就應該要在這個入法的時程上可能要有所一個考慮。」
醫界認為,若後續「實際執行」發現大部分醫療院所無法達標,還是要回歸到「人才回流」與「留任」的根本問題;另外針對衛福部編列預算獎勵夜班護理人員,醫界也建議應該對於所有班別的護理人員一視同仁獎勵較為公平。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