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舉辦平地原住民立委候選人的政見高峰會,在公民提問環節中,首要問題就是多年來仍未核定的部落公法人,進而提升部落和國家的對話高度,以及原住民族基本法是否能夠有效維護原民權益,都是向候選人提問題的焦點。
台東縣巴蘭文化發展協會前理事長 Michang Seku:「其實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談了非常久,今天(17)我聽各個候選人提的一些觀點,我覺得有一些突破,有些人說就從釋憲的一個角度來做,因為很多的譬如說去年西拉雅正名問題,他們也提了很多次,就是有一個突破,我覺得就是聽到一個比較特別的想法。」
Michang也進一步指出,原民立委選區遍布全台,少數族群仍會被邊緣化,保障每個族群都有一個立委就很重要。然而,提升部落自主性的同時,人口數較少的族群相關權益更不能遺漏。
賽夏族文史工作者 ‘itih a ‘ataw Sawan (潘秋榮):「候選人回答(時),他們剛(好)(恰)巧都是(人口數)一萬人以上的族群,所以他們恐怕沒有辦法體會出我們這個從來在中央參政權上面是缺席或者是落選,而且票數相差非常多的族群的心境,他們過去已經提出來說族群代表制,這當然是一個好的制度,但是我在想就是說以現存的立法委員的結構來說,也不容易通過這個法令。」
潘秋榮也認為,政府應該對人口數少的族群釋出善意。在提問的最後環節,祭出了語言文化傳續的龐雜問題,朱清義認為,現在原住民族的人口幾乎一半移居都會區,要傳承原住民的語言,一定要有一套屬於原住民族的教育體制。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兼任講師 Kolas Foting (朱清義):「我們的國家是在推動族語復振,可是他們都是站在漢人的角度,我常常說如果政府,我們的教育部有誠意的話,我們就有意願,他們說我們有幫你們(設立)專班、什麼班、什麼學院都是設立在大學裡面,可是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大學或是學院,它沒有自主性。」
公民提問短短1分鐘讓候選人回應,朱清義認為要在短時間內回應語言教育的龐雜問題顯然不夠。不過各候選人在政見申論環節,也不斷強調原民自主性的重要,也對自治、教育等面向提出不同看法,爭取選民認同。
責任編輯:蕭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