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掀起MeToo運動,許多性平事件也陸續浮上檯面。根據衛服部統計,111年性侵害事件通報案件多達8千4百件,其中男性有1383件,女性有6982件,占通報件數的8成以上;其中有765名的受害者,是具有原民身分的,占了將近一成左右。
對此,社工師指出,一般大眾對於性平申訴、舉報通常不抱有期待,尤其是性騷擾案件,認為會有舉證困難的窘境。然而在原鄉部落的人際關係網絡緊密,多少也影響著性平事件的通報。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玉里中心督導 Hadec·Afay (林菁華):「比較有困難的其實是家內性侵的個案,因為孩子其實他也會基於他跟家人之間的一個關係的緊密,自己也會害怕,會不會因為我這樣說了,然後會造成大家就是在家庭內的一個關係不佳。」
社工師:「加害人是熟識的人的話,他大概不會一開始他就有很明顯的意圖,大概都會是一個比較漸進式的過程,然後你會開始有點懷疑,到最後覺得好像應該是沒有事,或者是覺得這樣的關係好像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根據衛服部統計,111年性平案件中,有將近一半性侵害被害人的年齡都落在12到18歲的年紀,其次是18到24歲。社工也表示青少年若遭遇性平事件,求助的對象除了同學之外,可能還有網路上的朋友。
社工師:「青少年這個族群他們在發展階段,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自我認同,還有跟同儕之間的關係。比較多青少年發生事情之後,他會尋求幫助的對象可能是他的同學,或者是一些比較非正式的支持系統,比方說網友。」
除了注意孩子的網路交友狀況,性平教育該如何在原鄉落實?建立正確的知識,多元的宣導方式就很重要。
督導 Hadec·Afay:「包括用演戲的、用講座的方式,把族語帶進來,就是讓他們知道說我們部落目前有類似這樣的狀況,也讓他們可以意識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怎麼保護自己,然後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找到我們善牧的夥伴(求助)。」
隨著 #MeToo 運動持續發展,社會支持網絡間的合作也至關重要,但該如何遏止類似事件的發生,社工表示,性平教育不能中斷,除了學習自我保護、更要尊重彼此的身體界線。
責任編輯: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