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宜蘭大同鄉小球員轉戰基隆 跨縣市追夢

大綱

今年的原鄉盃棒球賽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中,但仔細看到比賽名單,發現有一支隊伍,是以家扶中心的名義參賽。詢問之下發現有幾位選手是來自去年的冠軍隊伍「宜蘭大同鄉」,而這群小球員怎麼會以基隆大日家扶的身分參賽? 從宜蘭到基隆打球這中間又經歷了什麼過程? 讓我們一起來瞭解。

大部分基隆大日家扶的球員,來自宜蘭大同鄉,為了追求夢想轉學到基隆。

家長呂志翔說:「小孩子的意願很重要,我們家長一定是先詢問小孩子的意願,看小孩子想要在哪裡打球,想要在哪裡發展。」基隆大日家扶球員呂峻祈說:「因為之前有一個同學,很多個同學,就我們以前讀大同的,有7個去台南,然後我就跟媽媽說我想跟他們去,然後媽媽就跟是跟教練說,教練說好我就跟他們去。」

教練王國泰說:「我想說家長的拜託之下,當然是無條件地去幫忙他。然後從10月開始離開大同到現在。」

一開始,教練先是帶了孩子到了台南,消息傳到基隆家扶的社工後,就協助球隊到了基隆,最後進入到基隆市的中正國小。雖然繞了半個台灣,但因為學校並沒有資源可以支持球隊,所以大日家扶中心就讓這群小球員,進入原本的社區球隊一起打球。

基隆大日家扶社工霜逸祥說:「以我們基隆的角度來說,因為我們以社區棒球隊起家,主要是跟教練分享可以用社區棒球隊的方向先協助他。」

小球員跨越縣市加入社區球隊,基隆大日家扶第一步就是先做資源整合,從住的地方、到吃的部分,連結到基隆原住民會館,提供課輔資源及晚餐。球員呂峻祈就說,功課一定會先寫完才會給他們練球。

社工霜逸祥表示,以社工的角度來看,試著去連結能連結的資源,然後來接觸小朋友。至少也期待他們在基隆的這段期間,可以感受到基隆其實是一個非常熱情的地方。然後也剛好回饋好幾年去大同鄉,被王國泰教練跟小球員的家長照顧的情分。

就學、吃、住,都有著落,但翻開學生棒球聯盟規定,如果球員轉學到其他學校,轉入學校的學籍必須設籍滿二學年,才可以報名比賽。也就是說球員只要轉學,兩年內都不得再參與賽事,即便如此家長也全力支持。呂志翔認為,山上地方比較小,訓練所需要的球具或個人所需都不完整,因此想讓孩子來基隆比較大的環境,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著孩子們的比賽,家長蔡志雄說:「我們那些是在種高麗菜的,所以說為了要看小孩子比賽,昨天晚上就先連忙地打藥、灑藥然後今天才有時間看小朋友比賽,來為他們加油。」

憑著對棒球的熱愛,即使訓練再艱辛,孩子們依然樂觀面對,好好地朝向夢想之路邁進,開闢出自己的一片天。

責任編輯:鄭群騰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