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旁,一處不顯眼的工廠倉庫,看似普通,但推開門後,能隱約聽見孩子們跟吉他樂聲。這間坐落在桃園中壢的音樂小教室,是兩位來自台東成功鎮的阿美族人,Usan Pihay跟Miciyang,一起計畫合力創辦。
投身在原民藝術的兩人,十分看重文化傳承,並從孩子身上,感受到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情。因此Miciyang把製作傳統服飾的文創合作社一處,改造成音樂教室。而Usan也把10年的樂團經驗,化作教學養分,擔任起音樂教室的老師。
吉瑙萬合作社長 Miciyang(吳穎榛)指出,「在音樂上面,小孩子都有這個熱情,那我也有這個熱情,就是讓小孩子在我的能力範圍裡面,我希望我的小孩子學到音樂這部分,那時候就跟Usan講了一點是說,跟他談論的這一點,是不是說我想要傳承,然後就把你們的音樂,傳承到自己的表弟、表妹身上。」
搭配音樂,做起暖身操,擺脫制式的教學方式,Usan說,音樂對於阿美族來說,就是生活,所以在進入正式樂理課程前,他都會跟學生一起放鬆心情。
學員馬耀說,「我是看到Usan哥哥他們表演之後,就感覺彈吉他很帥,然後因為自己也很喜歡摸音樂,Usan很親近,就是沒什麼壓力。」
學員鄭信源指出,「之前上課是跟教會一起的,那邊壓力很大,這邊學就比較歡樂一點。」
「漂流出口」吉他手 Usan Pihay(巫尚碧海)表示,「在阿美族裡面生活就是音樂,用這個機會可以讓外面的年輕人,然後接觸到音樂,音樂可以跟生活息息相關。」
雖然音樂教室才剛起步,但相信在Usan Pihay跟Miciyang的持續努力,說不定哪一天,小小的倉庫,也能孕育出下一位優秀的原民音樂人才。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