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卓溪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成立 辦授證儀式

  • 發布:2025-11-02 19:11
  • 花蓮卓溪
  • Faul

大綱

為了推動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落實文化傳承與山林共管,花蓮卓溪自主成立「花蓮縣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共有100多位獵人在中平部落聚會所,特別舉行成立大會及獵人證授證儀式。

成立大會暨首批狩獵證授證儀式,共有143位會員出席及委託代理人出席,並正式頒發了129張狩獵證。

中正部落居民 高新興:「我們從以前好像是偷偷摸摸的,好像不光彩,有了這個當然我們也不會隨隨便便的去狩獵,我們要懂得要怎麼狩獵,也要懂它很多的法則還有規則,不是說拿到了可以隨意的。」

山里部落居民 吳清海:「當然方便,有獵人證就是在我們的區域裡面,如果說到別的地方的話,也要看,因為到別的區域一定要申請,不能說拿了獵人證,就隨便要去別的地方去狩獵。」

卓溪鄉的部落獵人為了推動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落實文化傳承與山林共管,在林保署花蓮分署、野聲生態公司及公所的陪伴下,自113年起推動狩獵自主管理試辦計畫,歷時一年半,參與協會的部落涵蓋了15個部落,成員以布農族與賽德克族為主。

卓溪鄉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 妲力禡‧拿亥蘇嵐:「藉由跟林保署的合作,讓我們的狩獵權限能夠跟法律之間,能夠做到最大的平衡,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就成立這個協會,第二個就是在狩獵安全問題上面,近年來很多各地的獵人,可能因為狩獵上的知識,又或者是說狩獵上的技能,造成自己的自傷,或者誤傷人家,乃至生命隕歿。」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 黃群策:「狩獵如果是在在地,它是一個部落的文化,文化是必須要被尊重,部落的文化,其實它可以跟在地共榮,所以在座所有的獵人,其實你們是最好管理我們自然林班,管理自然區域的守護者。」

「卓溪鄉狩獵文化與生態共管協會」成立大會中,特別通過「卓溪鄉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公約」,以「獵人自治」為核心,明訂禁止獵捕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如臺灣黑熊、熊鷹,重視狩獵安全與尊重生命,並要求持證的獵人在每次狩獵後,如實登錄狩獵量紀錄,讓山林資源管理更具透明跟責任。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