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邊坡大規模崩塌,導致立霧溪上游被土石阻斷形成堰塞湖,隨著颱風風神造成的共伴效應,太魯閣山區也有持續降雨的情形發生;根據最新的資訊指出,目前水位距離壩頂僅約4.8公尺,秀林鄉公所也在19日啟動應變措施,針對下游地區包含富世村的民樂部落還有秀林村的民有部落進行預防性撤離。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社會課課長 呂愛玉:「如果真的有潰堤或是溢流的狀況,真正影響到的範圍就是我們的富世村的民樂部落還有就是可樂(部落)它有幾戶是比較低窪的、大概5戶左右的人家、大概17個人左右,實際就是要撤離40個人。」
除了公所啟動緊急應變之外,公路局也在17日第一時間就封閉通往太魯閣天祥的入口路段;而位於燕子口堰塞湖下游的太魯閣大橋,目前也進入高度警戒。
公路局工程人員 李先生:「現在目前的狀況就是我在這邊的目前任務就是要做準備、準備要封路,但目前上面的狀況不太確定,所以大家可能收到消息就是說可能會封路,但是不確定到底什麼時候會封路。」
然而,附近商家在聽聞太魯閣大橋可能封橋的消息後心情更加沉重;他們表示,之前光復堰塞湖事件已經嚴重影響當地生意,現在又可能因燕子口堰塞湖導致太魯閣大橋被封路,當地觀光幾乎整個停擺,直呼「快活不下去了」。
商家業主 江小姐:「比以往再更少的人,對啊,因為大家也害怕,因為加上之前光復堰塞湖的事件,所以大家也都不敢來啦!」
民宿業者 李俊隆:「當然我不是專家,我會覺得說應該不至於整個河都是滿的,但是現在就是這樣,你現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最主要是大家安全第一,沒辦法、封就封,反正就沒生意、就繼續沒生意而已。」
民宿業者 Yaya.Huyat(陳愛玉):「我們也不能說怪誰,因為這個是天災,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可是生活上真的是比較辛苦、這邊也沒有工作做,山上本來是很好的、又回到這邊,現在就沒有什麼;現在又遇到這個(堰塞湖),連住的都沒有了,我們要去住人家的家裡親戚也是不很好。」
截至目前為止,燕子口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相關單位也在持續監測壩體與水位的變化;地方居民則在配合撤離與防災的同時,也希望政府在後續重建與觀光復甦上能給予更多協助,讓生活逐步回到正軌。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