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粉塵,阻擋太陽光的照射,就像電影科幻片的現場,這裡是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實地狀況,透過林保署深山特遣隊徒步挺進後,才發現這裡的狀況非常嚴重。
林保署萬榮工作站森林護管員 Uang Tasqusalaz(田宇綸):「我在拍照的時候往天空拍,那個太陽是完全照不進來,然後我跟同仁距離只有20米到25米,就看不到人,到溢流口去拍攝流水量,所以我們把完成的資訊,拍攝完到稜線有網路的地方再傳給分署。」
在探勘過程中危險重重,如果選擇錯稜線下切,接著就會碰到懸崖斷壁,導致必須撤退再度推進浪費寶貴時間;這支隊伍延攬東區搜救、高山協作等專業人士一起前往堰塞湖進行監測、勘查。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東搜委員會 黃先生:「主要是在前面帶領大家往前走,然後判圖往前,困難的地方真的很多,再來就是山高、陡坡很多,然後又是急降。」
林保署萬榮工作站技士 Mawmaw Jiku(賴光榮):「37公里處林道就中斷了,從那時候開始就上切到海拔2100公尺,水源也是一個問題,我們中間很幸運有找到水源,我們才可以到堰塞湖區的旁邊。」
這次的勘查任務主要分為影像紀錄以及路徑尋找,評估未來是否能夠施作一條道路,作為監測以及後續防災整備使用。
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 黃群策:「我們會經過他們的勘察情況,跟照片現況、跟他們的路徑,來看看是否有可能做一條路到達湖區。」
除了光復林道之外,還有另外一支隊伍從萬榮林道入山,分別展開10天與8天的任務,分別在今天返回萬榮工作站,而這次挺進山區取得的珍貴資料,也成為後續防災的重要參考依據。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