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豐濱鄉石梯坪海域不僅風景秀麗,也因為擁有多樣化生態環境,成為政府及當地民團復育硨磲貝的重要海域;但9日卻傳出遭盜採。
豐濱鄉港口部落社區發展常務理事 Fangis Sera(陳杰敏):「部落的巡守隊員通知說那裡的硨磲貝不見了,一看的時候就發現有5顆的硨磲貝被盜挖走了;硨磲貝可以是說是珊瑚礁的指標性生物,在全世界《華盛頓公約》裡面牠就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很可惜在台灣還沒有被列為保育類。」
硨磲貝俗稱海中玫瑰花,是世界上最大的雙殼綱貝類、也是評估海域是否適合珊瑚礁生長的指標性生物;港口部落社區發展協會跟花蓮縣府及海保署合作,原本預計今年要分區復育30到40顆硨磲貝,沒想到有5顆野生小貝移植不到一周就被盜採,其中最大顆的已經長到超過22公分,不但整顆被挖走,連珊瑚礁都被破壞。
花蓮縣農業處長 陳淑雯:「我們也會再跟在地的夥伴們針對他們的需求,看看在我們的保育區內是不是要將這些的相關物種,列為我們花蓮縣內的一個保育物種。」
不只花蓮,屏東、台東及澎湖等地都曾發生過偷挖事件,硨磲貝近年因過度採捕及環境污染等影響,數量大幅下降;台灣2022年曾研擬將7種硨磲貝列為保育類,但因文化等爭議暫緩列管,目前僅澎湖及台東明文禁採。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院長 劉莉蓮:「珊瑚是很重要建構礁體的物種,那像硨磲貝其實也跟珊瑚類似,牠的殼還有牠固定在那邊,也會吸引其他的一些生物就住在牠附近、甚至於是住在牠的殼上。」
族人現在還自籌一萬元的檢舉獎金,希望能夠揪出破壞海洋生態的嫌犯;海保署表示,雖然硨磲貝尚未列保育物種,但去年已公告保育計畫,面對石梯坪海域硨磲貝遭盜問題,也將協助部落強化監測、加強保護力道。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