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林鄉歷經多次天災,但鄉公所最放不下的,仍是部落青年的未來。鄉長強調,如果不能打造讓青年留下的環境,社會福利、產業、醫療與文化都將逐漸凋零,因此更需要聆聽青年心聲,納入鄉政發展。
秀林鄉長 Sitang Yuci(王玫瑰):「很多的事情我都希望能夠親力親為,協助部落怎麼樣讓部落得到照顧,怎麼樣讓部落能夠得到安心,怎麼樣讓部落能夠得到經濟效益提升,我想我們都一直為這樣的一個方向努力,我們的工作團隊的能力,還有他們的整個心力都一直在協助部落做每一件事情,所以我真的是希望下次的青年論壇,有更多的人能夠來參與。」
自110年起,秀林鄉陸續推動青年論壇,並成立青年發展委員會,目前已有二十五名成員,期望藉由論壇蒐集各部落建議,吸引青年回流,為太魯閣族社會勾勒未來。
論壇分享者 宋育騰:「山下村(餐廳)不只是一間店,而是一個讓文化能夠繼續被看見、被理解的一個據點,那我們透過原住民的木雕、一些文創的設計,還有飲食體驗、我們的表演,把我們的故事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方式去分享出去,身為部落的青年不只是想要留下來,而是希望能夠創造機會,帶動我們家鄉的一個產業的復興,怎麼讓文化能夠在現代的社會中站得穩。」
台灣太魯閣族自治協會理事長 Teyra Yudaw(帖喇.尤道):「現在我們台灣的人口結構少子化很嚴重,年輕的越來越少,小孩子越來越少,但是我們太魯閣族人口數一直在增加,隨著人口數代表是一個族群的存在、一個族群的勢力,所以特別是年輕人,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慢慢地回歸到真正屬於自己認同的這個族群,過去我們是迷失在族群的認同裡面,現在我們回到這裡,要透過這個論壇,把我們太魯閣族的文化慢慢的傳承下去,讓我們更多的認識我們台灣人族。」
一場論壇,不只是座談,更是青年與鄉政對話的平臺。秀林鄉公所期盼,把這些建言化為實際行動,為下一代打造更穩固的家園。
責任編輯:王涵